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高等学校:
《广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威客电竞app下载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全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威客电竞app下载、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精准科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管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源头预防、系统保护,精准科学、依法管控,明确责任、协调联动的原则,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到2025年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广西范例全面形成,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为美丽广西基本建成提供有力支撑。
(一)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坚持自治区统筹、市级落地的原则,自治区、设区市人民政府分级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发布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期间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在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动态更新,同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确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科学、高效和可操作。
(二)精准确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和准入清单。通过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结构、功能、质量等区域特征,统筹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海洋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分区,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将各类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维护;以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城镇中心城区及规划区、矿产开采区、港口等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环境风险高的区域为主体,确定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优化空间布局,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其他区域为生态环境一般管控单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广西生态保护正面清单和禁止事项清单,衔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系统集成现有生态环境管理规定,按照“一单元一策略”原则,精准编制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出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
(三)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完善自治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研判、环评辅助审批和公众服务等功能,依托广西“生态云”平台和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逐步推动与国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及自治区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水利威客电竞app下载、林业等行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做好信息网络安全防护。
(四)保障重大战略实施。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支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项目建设,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围绕“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推进沿海、沿江、沿边等地区实施差异化分区管控。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4+3+7”矩阵式园区建设中的产业布局引导,促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和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建立陆岸海联动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服务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平陆运河流域精细化分区管控,持续优化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应用,积极安全有序推动核电发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五)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做好东部产业转移服务工作,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坚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园区、港口等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冶炼、水泥、陶瓷、造纸、制糖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加强北部湾港、平陆运河沿线等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实施节能降碳、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及绿色运输。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开展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试点,打造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品牌,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增强森林、海洋、岩溶、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生态碳汇增量。
(六)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构建陆域“一屏六区一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带六湾多节点”的海洋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保护差异化分区管控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严格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和资源开发管制,聚焦桂西黔南石灰岩、桂西南山地、南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建立多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助力加快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和南宁国家植物园创建,强化重要物种栖息地和关键生境保护。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作衔接。
(七)提升环境保护和管理效能。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各要素协同管理和衔接应用,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进流域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管控,持续开展全区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强化流域内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威客电竞app下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威客电竞app下载。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引导海水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大气环境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完善土壤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格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准入,落实重点区域内的新建、改扩建项目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统筹推进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壤污染协同防治,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八)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标准、政策,适时修订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制度规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数据、成果、应用等动态衔接。推动重点园区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鼓励以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九)推进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门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与落地应用。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林业、海洋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数据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撑,逐步实现多业务系统数据共享共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时,应充分考虑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政策的衔接,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支撑综合决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单位在政策协同、规划编制、产业优化、招商引资、园区管理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中,全面落实和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正向引导,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十一)加强监督管理。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动态监控,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管控单元、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将突出问题纳入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跟踪评估并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按照有关规定,将工作成效作为申报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的重要参考。
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级各有关单位对照中央意见和本实施方案要求,加强沟通协调,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设区市原则上不再制定配套文件。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